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導演直線:15054116080
公司統一熱線:400 772 0056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二環東路東環廣場A座1007室
你在數字廣告中 花了多少冤枉錢?
在當下的經濟大環境中,廣告預算是非常敏感的詞匯。生意不好做,廣告主們均在縮緊預算,并且期望每一分預算,都能產生更高的效益,甚至能換來切實的銷量。
不過,這并不容易。過去的三到四年,流量獲取的成本越來越高。根據媒體公開報道,一些高風險行業如互聯網金融,有效獲客成本已經高達1000元;某在線旅游網站獲客單價接近30元,用戶留存率1%,有效獲客成本甚至高達3000元。
此外,廣告主雖然花了錢,但可能花的是冤枉錢。事實上,數字廣告中,仍存在一定比例的虛假流量,或者是真實曝光,用戶卻看不見,原因或由于不那么精準,或者展現形式不佳,甚至被用戶安裝的插件屏蔽掉了。
1、虛假數據亂象
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致使營銷和傳播行業數據量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各類數據統計和調研機構層出不窮。宣傳過猛與包裝過度的行業數據時不時曝出,虛假數據亂象時而浮現。
在接受媒介360采訪時,數字新思CEO譚北平表示,虛假數據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真正造假的數據,出于某種原因,用技術等手段去人為修改數據;第二種是誤用的數據,不算造假,只是機器人導致的網站流量偏差或者消費者的誤點擊;第三種是不可驗證的數據,數據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相對真實和科學,但結果不可驗證。
2、真實流量但不可見
即便廣告已經確實被投放出去了,但是用戶是否能看到,則是另外一回事兒。
Google 曾推出一份調查報告,展現了這種浪費的具體數值。該調查顯示,在其旗下 DoubleClick 平臺上,56.1% 的廣告沒被用戶看到,即一多半的廣告雖然使用了位置、帶寬和制造資源,卻從未起到作用。考慮到整個網絡廣告行業的規模,這個百分比背后對應的可不是個小數字。
廣告技術公司Sizmek發布的但在《2015中國數字廣告可見性報告》中,我們可以發現,目前國內的廣告可見性同樣令人堪憂。
從媒體類型角度看,廣告總體可見率為42.36%;新聞及門戶類的平均可見性為51.17%;財經類平均可見率為41.18%;時尚類平均可見率為39.20%。
從媒體點位角度分析,TopBanner(首頁/頂通)可見率為52.68%;SkyScraper(摩天大樓)可見率為30.43%;MiddleBanner(頁面中部)可見率為22.28%;BottomBanner(頁面底部)可見率為14.57%。
關于程序化購買,英特爾中國區數字營銷和媒介部總監孫彥斌指出,投放監測環節能力的提高和支持,還需要加強。比如,廣告的可視性監測,廣告是投放出去并呈現了,但可能最終只是呈現了整個廣告的10%,就觸發了代碼,系統就向廣告主收費了,這并不合理。
3、看見了但不精準
數字廣告與傳統廣告相較,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通過大數據的運算方式,能夠把品牌信息精準地推送到有需求的用戶面前。但是,在廣告投放出去之后,廣告主也開始擔心,所投出的廣告是否真的到達了目標群體。
受制于國內環境,現在國內大部分的精準廣告只是噱頭。所謂的精準投放,現行的做法是,先普投,統計用戶行為,然后再精準投放看反饋,再有針對的調整。況且,現在更明顯的難點是,國內并沒有開放的數據云,除了真正擁有海量用戶數據的大媒體公司,其他小平臺的數據量都成問題,何談精準?
某傳媒總經理表示,前兩年說得很厲害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媒介投放上好像并沒有展示出,并沒有實現所承諾的或者讓我們期待的那種高度,那種精準、那種有效、那種性價化。
總而言之,可見性和精準性,正在成為廣告主越來越看重的指標,為什么要對沒人看見的廣告付費?為什么不能將廣告預算更有效?為了少花冤枉錢,廣告主們仍需奮斗。
參考資料:http://www.tss910.com
導演直線:15054116080
公司統一熱線:400 772 0056
地址:濟南市歷城區二環東路東環廣場A座1007室

手機掃一掃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