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廣告片制作《旅游法》分鏡腳本
視頻與圖像:一系列的視頻剪輯片段快速出現,翻轉切換,畫中畫的形式。最后出現本視頻標題不可抗力
許多乘客在機場焦急的等待,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傳來機場廣播。各位旅客,由于受到臺風影響,本次航班預計將推遲2小時出發,請旅客們耐心等待。
一個乘客氣呼呼的找到工作人員,兩人展開對話。
乘客:我本來預計10點鐘要上飛機的,現在飛機延誤,對我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我希望航空公司能對我的損失負責,補償我的損失。
工作人員:先生,不好意思。對于飛機延誤給您帶來的損失我們很抱歉,但是本次飛機延誤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的,在法律上我們是不需要為此事負責的。
乘客:不可抗力?什么是不可抗力?
工作人員向右走出上一場景,右邊出現文字字幕進行講解。
什么是不可抗力?
分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動畫人物展示自然現象:地震、臺風、洪水
社會現象:戰爭、罷工
自然現象:地震、臺風、洪水
社會現象:戰爭、罷工
不可避免、不可克服、不可預見、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克分為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
比如地震、臺風、洪水、戰爭、罷工等行為。
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大家都能理解。那什么是不能預見呢?不能預見就是指事先不能判斷的事件。
乘客出現提問,對話。乘客:地震、洪水的確很難預見,可是臺風不是都有預警的嗎?每年都是提前好久就開始報道臺風的行進路線,為什么臺風還是不可抗力呢?
工作人員:因為航空公司安排航班都是提前好幾個月就安排好了的。比如7月份起飛的航班表是5月份的時候制定的,但是5月份的時候還不能預測到7月份的臺風。所以,在判斷是否是不可抗力的時候,時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字幕顯示合同法:在嚴格責任原則下,不可抗力是唯一的違約免責理由,在嚴格責任原則下,不可抗力是唯一的違約免責理由。是合同法中唯一的一條免責條款。
什么是免責?免去責任,就是對于企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就不用承擔賠償及其他刑事責任。
那么是不是,只要發生了不可抗力,公司就能夠免責呢?
我們來看一下下面這個案例。
一輛巴士到達了旅游目的地九寨溝,游客紛紛下車。一名游客跟導游對話。
游客:怎么回事?之前合同上說好的是1月10號到九寨溝,今天都11號了,為什么晚了一天
導游:不好意思,由于公司處理原因,所以晚了,我們的游覽正常開始。
游客:好吧。希望不要耽誤。
對話中斷,突然發生地震,景區門口坍塌。人們緊張蹲下的抱著頭。一會兒,地震停止了。導游嘆氣說:這可糟了,看來這次旅游沒辦法繼續進行下去了,還好大家都沒受傷。
乘客:真掃興,好不容易出來旅游一次,還遇到這種事情,我要求賠償。
導游:這是不可抗力,公司也沒辦法。
另一名乘客打斷對話,開始講述。
字幕出現全面履行和誠實信用
合同法,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責任
另一名游客:不對。在履行合同時,必須遵守兩個原則,全面履行和誠實信用原則。我們合同上寫的10號到達目的地,而由于你們的問題導致11號才到達,已經是違約在先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責任。所以如果我們10號到了目的地,發生地震,可以免責。但是旅行社違約在先,發生不可抗力之后,是不能免除責任的。
導游:哦,對不起。我們會給大家進行補償的。
通知義務
提供證明的義務 發生不可抗力,公司被認定可以免責之后,是不是就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呢?
不是的,發生不可抗力后,違約方應該承擔兩項義務,分別是通知義務和提供證明的義務。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
旅游法中關于不可抗力的規定
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合同法》中關于不可抗力的定義和規定。那么我們在旅游的過程中,遇到不可抗力的事件,又應該怎么解決呢?
《旅游法》中也有相關的規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輔助人已盡合理注意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響旅游行程的,按照以下情形做出處理。
其他相關重要規定:
旅游法6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輔助人已盡合理注意義務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響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處理:
㈠合同不能繼續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經由旅游者做出說明,可以在合理范圍內變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變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㈡合同解除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副主任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后,將余款退還旅游者;合同變更的,因此增加的費用由旅游者承擔,減少的費用退還旅游者。
㈢危及旅游者人參、財產安全的,旅行社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費用,由旅行社與旅游者分擔
㈣造成旅游者滯留的,旅行社應當采取相應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費用由旅游者承擔;增加的返程費用,由旅行社與旅游者分擔。
出門旅行一定要注意安全,同時也要懂得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可抗力的知識了解了嗎?